中药材价格暴涨,加上中药集采政策倒逼,生产企业聚焦于源头,将给产地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如何去中间环节是大难题。
在第16届西普会·健康产业资本峰会上,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贾海彬以“2023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暨趋势分析”为题,对中药材的涨价、失控、非理性回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2016年,“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健康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出台,则从国家层面体现出从治病救人到健康预防理念的转变和对健康权利的逐渐重视与强化,而三年的新冠疫情也使得民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大健康市场规模随之逐步扩大。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大健康产业复合增速高达19.4%,2021年达到1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数字医疗最受关注。截至2021年,整个与中药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势明显。
中药是整个中医药乃至大健康产业物质基础,是典型的“以小博大”、“以一缕系千钧”的产业。2022年,常用中药材品种产能518.52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586亿元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
2020-2023年上半年,中医药扶持政策从宏观架构向落实执行层面推进,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更值得关注。
为抑制通胀,确保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美联储在2022年连续4次加息,全球资金流动性减弱,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2023年6月平均为122.3点,环比延续跌势,下降1.7点(1.4%),与2022年3月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37.4点(23.4%)。
国内中药材价格过去30年与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保持联动,通常会滞后半年左右,即理论上全球食品价格的下跌会引发中药材行情整体下行。
从2020年开始,在拉尼娜、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影响下,连续3年对全国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但仍处于合理范围内。
2020-2022年,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月份主要集中在4-8月,刚好是农作物生产最关键的阶段。
2022年,罕见的高温干旱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受影响的省份多达11个,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截至2023年6月16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544.67点,点位与5月16日的3170.41点相比,指数上涨10.55%;同比上涨34.57%,价格已经失控!
特别是进入2023年6月,原来预计的淡季行情并未出现,市场呈现火爆态势,涨价品种数量和幅度大幅增加,月度综合200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0%,中药材价格上涨呈现加速态势。特别是天然牛黄等国家基本用药品种核心原料的价格暴涨,已严重影响到国家中药战略安全和医保体系稳定。
据中信证券数据,2021-2023年8月,医药板块整体收益下降37%,中药板块收益虽然也整体下降9%,但比较优势明显。
近30家中药企业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包括云南白药、片仔癀、太极集团、东阿阿胶在内的约7成公司业绩预增。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药材产业链上,工业及终端的市场规模与营收水平远高于种植端,工业企业为整个产业链的获利主体和话语权掌握者,但长期不重视源头和供应链保障;再加上中间环节极度混乱,生产环节得不到反哺,即使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也得不到多少收益,成为,客观上造成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极为薄弱。
2016-2018年,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迎来快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均在1.5万家以上。随着政策扶持减弱,虽然建设速度大幅下降,但对市场周期造成造成负面影响短期难以消除。
受2016-2018年行情持续回落影响,种植户的种植热情褪去,留下大量重复建设过剩产能,为2019年之后的行情暴涨埋下伏笔。如生地、栀子、三七、人参、金银花、莲子等多个品种都出现明显产能过剩,药贱伤农。
由于盲目发展生产,截至2021年底,368种年消费量30吨以上的中药材,竟然有168种低于“地板价”运行,占比高达45.6%,多个品种的生产主要依赖政策扶持,目前人参、三七、白及、黄精、石斛等品种仍存在重复建设现象。陷入“生产过热-烂市-弃种-暴涨”怪圈,为市场报复性反弹埋下伏笔。
为提高中药材质量,2020版药典增加了较多的检测项目,目的是全面禁止中药材种植中有毒农药的使用、提高药材含量,出发点是正确的。
但提高质量门槛的后果,一是造成生产和资源难以保障;二是合格品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典型品种如连翘、酸枣仁、川黄柏,当归等,价格纷纷出现暴涨。
2004-2023年,国内M2指数连续上行,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但房地产增长乏力、居民消费萎缩,呈现有价无市“滞胀”状态,也促使大量业内外资本流入农产品炒作,特别是中药材领域。
一方面,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剩余的劳动力也会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核心农副产品;二是由于中药材这种“边角经济”与生产规模化之间存在悖论,企业自建基地无法可持续运营,依托小农生产抗风险力又极低。
另一方面,近5年,综合200指数平均震幅28.8%左右,2023年涨幅更大,远超资金使用成本和其它投资领域。
中药集采(中成药、颗粒剂和饮片)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前提下,贸然推出,一是给炒作提供标的;二是刺激投标企业加大储备;三是给前期囤货商提供通道。
综上所述,我平台分析认为,导致我国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更在于中药产业结构失衡,包括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中间环节过多等。
但造成中药材产业发展当前困局的最深层次原因,则是长期以来“中医西化”的结果,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中医与中药分开管理、多头管理,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能对中药材产业发展、供应保障体系进行合理调控和监管;二是医药分家后,医不懂药、药不知医成为常态,需求端导向不明,生产端盲目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极为普遍。
在中药材高价刺激下,国内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快速回温,特别是短周期药材品种种植面积扩张更快,如艾草、紫苏叶、僵蚕、葛根等;除了蜂蜜、珍珠、僵蚕、桑叶和地龙等品种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居于前列。
从零售端看,2023年4月,除生物制品外,其他中西药属性的销售规模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
其中,中成药、医疗器械和化学药销售规模指数下降均超过15%,环比分别下滑19.2%、15.8%和15.1%。与去年同期相比,只有保健品和医疗器械销售规模指数出现同比下滑,分别下降9.0%和15.6%,而生物制品、化学与、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规模指数同比增长12.6%、6.8%、6.4%和5.0%。
2023年上半年中成药在药店端、医院端、电商端销售规模分别约为571亿、429亿、92亿元,整体增长6.87%左右,电商渠道增速加快;前三类热销中成药为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感冒用药/清热类用药、肠胃道疾病用药。
2023年上半年中药饮片整体消费增长约5.36%。2023年上半年中药饮片热销品类多为补虚药,热销品种有西洋参、黄芪、枸杞子、冬虫夏草、燕窝等。其中,销售金额>5亿元的有西洋参、三七、黄芪、枸杞子共4个品种,约占30%;销售金额在3-5亿元的有冬虫夏草、燕窝、红参、川贝母、共4个品种,约占15%。
2021-2023年,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量保持稳健增长,中药材原料出口量保持在6000吨/月以上。
由于边境贸易逐步恢复正常,带动各国贸易恢复性增长。2023年上半年我国中药类出口增长同比增长3.63%;其中,中药材原料出口总量达到6.6万吨,价格过快上涨影响消费。
供应保障整体评估:2009-2022年,国内中药材供给量平均增速4.19%,低于需求增长的4.85%,但由于静态库存,整体理论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缺口并不明显。即使有年底疫情放开影响,但也只是阶段性和一过性。
上半年(1-6月份):因惯性拉动,行情迎来明显上涨。此阶段,综合200指数接近3500点大关,较2022年12月大幅上升近700点。
下半年(7-12月份):7月份已突破3500点,随着进入传统药市淡季,且9月份前后,中药原料迎来集中产新,预计整体行情出现回调。此阶段,综合200指数逐渐恢复至3300点水平。
下半年(7-12月份):7月份已突破3500点,随着中药原料迎来集中产新,供应量持续加大,预计整体行情出现回调,家种100指数逐渐下降至3200点水平。
下半年(7-12月份):7月份已突破4000点,由于野生资源稀缺且逐年枯竭,国家对其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价格呈现平稳上升态势。
政策因素 一是政策对生产扶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能否及时 打击市场垄断炒作行为;三是医疗机构集中反腐带来的行业振荡。
近10年来,云南白药、阿胶、片仔癀、连花清瘟等龙头企业的拳头产品屡屡成为热点引爆资本和消费市场,拥有明显定价权。品牌垄断和原料战略互为因果,未来10年,工业企业要想取得资源战略安全,必须加大生产端反哺力度,提前进行布局和原料保障体系建设。
中药材价格暴涨,加上中药集采政策倒逼,生产企业聚焦于源头,将给产地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如何去中间环节是大难题。
1.“新康界”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
2.“新康界”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新康界”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及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新康界”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
4.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