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对于江西铅山农民来讲,具有划时代意义。在这月,铅山县红芽芋标准生产基地正式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芽芋)标准化生产基地。
红芽芋是铅山县紫溪乡的特色农业,当地的气候、土壤适合该农作物的生长。但是一直以来,红芽芋只作为一项副农业产品,农民种植只是用来做养殖牲畜食料等,没有当成经济作为。针对这情况,铅山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多次组织标准实施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发展特色农业第一手资料,及时上报当地政府,争取市、县政府支持。通过铅山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干部职工的努力,当地政府也看中这一特色农业,积极支持和配合工作,并把红芽芋的种植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并取得了可以成绩。近两年来,县政府把抓红芽芋质量放在首位,提出“红芽芋生产管理与先进技术接轨,芋头质量与全国市场接轨”的要求,号召芋农“宁要一个优质芋,不要一袋劣次芋”。县委、县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开发与管理技术规程》,并在全县芋农中推广地膜覆盖、抹芽、提纯复壮、催苗等10多项管理新技术。
据了解,紫溪乡自1996年种植红芽芋以来,以“紫夷”品牌在市场叫响,并于2002年获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证书。每年入伏后,该乡有千余名农民经销商忙在田间地头收购红芽芋,产品不但热销上海、广东等地,而且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于是该县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总体部署,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制定《铅山红芽芋》标准已通过了省专家评审,从而启动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工作。该县实施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十年以来,主导产品红芽芋种植面积已超过一万亩,并出现了全民种植、产业集聚的的态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芽芋的市场效应,县党政部门努力帮助当地农民打造品牌,使紫溪红芽芋获得“紫夷”牌商标和国家A级绿色食品商标。通过招商引资投入1200万在建一个收购、储藏、销售红芽芋一条龙的企业。在省财政厅的扶持下,建起了千亩高产优质红芽芋基地和330亩良种培育基地。与此同时,地方党政部门发挥能人效应,鼓励能人创业,组织了200多位农民搞流通,让能人带动百姓将小芋头创成大业,赚大钱。前些年,铅山县农民对市场规律认识模糊,种植的传统白芽芋质次价低,产量又上不去,难卖不说,还挣不到钱。这几年,县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民种植易煮烂、淀粉含量高、早熟、市场好的糯性优质高产红芽芋, 并采取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兴建良种繁育基地、农技人员田间地头现场传技等举措,使铅山的红芽芋很快创出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品牌,引来了大批客商上门。
有了好的芋头,如何引来更多的客商?县里注重抓市场建设。近年来该县把外地客商请到里,实行包质量、包安全、包吃住、包装车、包的“五包”政策,让外地客户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因而这个乡的客户都是回头客、老客户,到时候就来了。红芽芋收购期间,各村委会院子里人来人往,摆满了一叠叠的芋头袋,公路旁,一袋袋红芽芋迅速装上南来北往的汽车,驶向四面八方,真是热闹极了。在引来大批客商的同时,县、乡迅速成立红芽芋销售领导小组,专门研究红芽芋的销售问题。县里号召并鼓励县乡干部和农民,各显神通,千军万马跑销售。产芋大乡都有三分之一的干部抓销售,经常深入上海、杭州等地市场,帮助协调解决摊位、减收交易费等问题。懂得营销的农村党员干部纷纷牵头组建农民购销联合体,全县共建起了300多个总人数1万余人的购销联合体。他们长年活跃在全国各地搞贩运,将当地的红芽芋源源不断地销出去。县里还帮芋农办理了绿色通行证,并实行优惠政策,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准设关卡,也不准乱收费、罚款,一切为芋农销售开绿灯。又是一年铅山红芽芋丰收时节。在现场看到,铅山县紫溪乡流通户陈春发正在组织装车,准备把这20多吨红芽芋运往杭州、南昌市场。产量高、价钱好,尝到甜头的芋农们从心眼里感谢政府部门为他们推广的良种良法。
为提高红芽芋的品质,去年,在省财政厅的扶持下,铅山县建立了红芽芋良种繁育基地,对红芽芋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今年,该县首次为部分芋农更换了种苗。同时,还推广了种苗地膜覆盖保温、合理增加种植密度等管理技术,通过良种良法种植的红芽芋不但抗病力强、产量高,而且个大体圆、口味好,而且上市期提前了二十多天,价钱自然比一般芋头要高得多。今年铅山县七万亩红芽芋总产量达一亿公斤,比去年增产一千万公斤。
铅山绿色食品原料(红芽芋)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起来了,广大农民也得到了实惠,红芽芋从原来的副业产品到农业产业产品转化,这些都得益于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得益于铅山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