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中药材蜿育苗基地示范园,蜒起伏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种着一颗颗红松苗,仔细一看树下还种满了中草药。
林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荣辰告诉记者,这是一块退耕还林地,受坡地影响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是单独种植红松周期长,收益少,为了每年都有收益,就把周围的土地都利用起来,松树与松树的间隔种附近都种满了蒲公英、白鲜皮、赤芍、玉竹等10种中药材,这就是套种。
“中间的空地种植苍术、白鲜皮、龙胆草等中药材,这就是间作。”荣辰又称,“我们只种植山上有的道地药材品种”,中草药本身就来源于山上,这种模式不仅节约、经济,更让药材抗病灾、旱灾能力更强,生态、经济、品质效益三合一。
近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采用红松套栽仿野生中药材和间作繁育种苗等两种科学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黄芪、苍术、白鲜皮、龙胆草等30多个品种。因地制宜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撑起农民的 “钱袋子”。
该县按照《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充分利用境内山多林密,江河纵横的特殊地形,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今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同比增长40%。新开发中药材标准化基地31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2处。规划到202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其中道地药材20万亩,重点打造北部牡丹江乌斯浑流域百里黄芪谷等3个种植板块以及中药材加工创新产业园。
据荣辰介绍,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的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并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荣辰掰着指头为记者算了笔账,每亩种苗基地里有20余万株药材,一颗药材收益0.2-0.25元;栽种的红松苗每亩有50颗,持续长7-8年,一颗能收益50元。等到树长大后,树可以卖,结出的松果也可以卖,整体算下来,收益是种植粮食作物时的10倍还多。
为了推进中药材在林口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林口县还专门成立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小组。为中药材提供全程“保姆式”科技服务。
荣辰向记者表示,林口县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专班,培训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360人。成功研发了黄芪、白鲜皮、苍术直播种植新技术,在不减产的情况下,将中药材生产周期提前1年。
不仅如此,林口县还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和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培育生成了一批中药材产业书记,为群众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发辉中药材产业能人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开发中药材1.8万亩,创建了省级黄芪、白鲜皮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林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金玲向记者说道,“我们在疫情期间招引了一个北药种植项目,项目名称为黑龙江道地中药材标准化展示园,项目大约投入500万元左右,分三期进行,今年繁育200亩左右的苍术等苗木,镇党委、政府已经为其落实了土地协调、扶持措施。同时,我们继续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加快我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林口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