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一辆甘肃牌照的小货车驶入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哈城村,停在一片蒜苗田边。成片的蒜苗已经长至90厘米高,一个挨着一个地迎风而立,山根村种植大户范燕在蒜苗田中奔走忙碌,指挥着几十位正在采收蒜苗的村民。
范燕已经种植青蒜苗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今年在哈城村流转5.3公顷土地,全部用来种植“青翠青”蒜苗。4月种植,7月下旬开始收获,随着一个个订购电话的打进,范燕“蒜苗事业”迎来大丰收。
“早上,我接到甘肃客户打来的电线万公斤蒜苗。”说话间,范燕眼中尽是笑意,“我立马联系50名采收人员,他们都是周边村民,以采收蒜苗的捆数计费,一下午收获颇丰呢。采收好的蒜苗在田间打包成捆,直接装车运往目的地。我们每年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在田间一体式完成采收和销售,这里真正成为了致富的希望田野。”。
正在采收的村民将耙子放在一排整齐排列的蒜苗根部,轻轻用力踩下去再向上提,一排蒜苗就带着泥土被连根拔起,一股浓郁的蒜苗香味随之扑鼻而来。将一把把蒜苗放在田间,再打包成捆,最后再将自己采收的一捆捆蒜苗放在一起等待计件,田间的所有人都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日月藏族乡平均海拔3100米,十分适合青蒜苗的生长,山根村更是借助优势,长期种植青蒜苗,仅村中的湟源青翠青蒜苗种植合作社就有17年的历史,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的发展模式,带领全村80余户种植青蒜苗。合作社一方面积累了种植经验,另一方面也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产品不仅畅销省内,更远销甘肃、上海、北京等地。现在引进的“青翠青”蒜苗已成为湟源县日月乡绿色品牌之一。
“日月乡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种植的青蒜苗不仅病虫害较少,而且味道更加浓郁,深受好评。”山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巨寿介绍,“今年,合作社农户共种植青蒜苗130余公顷,亩产可达4000公斤左右。这段时间正是蒜苗丰收的季节,蒜苗价格高出往年,每亩收益再超万元,大家干劲儿十足!”...
日月乡立足资源优势,以青蒜苗“三品一标”基地为载体,延伸产业链,探索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之路。日月乡党委书记朱生海算了一笔账:“发展青蒜苗种植产业超过260公顷,涉及全乡15个村、6个专业合作社、11个种植大户、210个种植农户,实现从土地流转、‘剥、种、挖’等环节土地租金和劳务收入1800万元以上,做到了小产业带动大民生。2024年6月,‘湟源县日月藏乡蒜农’劳务品牌获得西宁市2024年劳务品牌荣誉称号。”....
青蒜苗就这样在日月山下拨动了乡村振兴的“金算盘”。去年投资建成的蒜苗清洗车间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青蒜苗清洗难、储存难等问题,提高了蒜苗生产效益及辐射带动作用。
“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强化技术指导、加强农资监管、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全力做好为农服务。深入挖掘生产潜力,推进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鼓励辖区种植户采取季节性流转、代耕代种等方式,确保种子播种意向面积落实到田地。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种植业务知识培训,通过‘现场授课+问题解答’的模式,培养一批新型‘土专家’人才队伍。”朱生海说,“为稳定种植养殖户的收入预期,我们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为原则,开展日月乡农业保险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工作,转嫁了种植、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
有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指导,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日月乡的产业发展活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对未来,朱生海信心十足:“继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增加土地附加值,从点到面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特色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加工的全链条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动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