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安丘、昌乐连续被淹,今年又受疫情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大大增加,精品面姜洗姜自6月下旬一路上涨,截至7月20日,昌邑精品面姜洗姜:7.40-7.50元/斤,次货6.70-6.80元/斤;精品面姜泥姜:5.30元/斤左右 ,一般的在5.00元/斤左右 (数据来自好农人生姜网),按照亩产1.7~1.8万斤来算,每亩获纯收益高达5~10万元,远超南方柑橘的亩收益。
最近两天姜价虽略有回落,但生姜价格已持续一周维持在7元+的高位,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姜价虽好,但距离北方生姜收获还有3个月的时间,且姜窖里的姜已不多,接下来可能会有出现价格拉锯战。
2020年疫情影响了广大消费者对于水果的消费频率,苹果、大樱桃受影响很大。早春冰雹也使烟台苹果的商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果农的农资投入积极性严重受挫,而当前姜价处于市场高位,让姜农对于种姜的热情空前高涨。
姜价维持高位让农户的投入意愿高涨,日前农资头条通过对于莱州、龙口、招远、平度、诸城、沂水、莱芜等地服务生姜区的经销商零售商走访发现:用肥水平在1600~7000元/亩不等,跨度较大,因当地的栽培管理水平、用肥意识等而异,缺素问题直接影响生姜生长和姜的品质,补充中微量元素非常迫切。用药水平则在450~1000元/亩,另线虫问题严重会大大增加姜农的用药水平。
对于北方生姜主产区山东来说,种植面姜较多,小黄姜的种植集中在烟台龙口、济南莱芜地区,临沂的沂水则分布了约2万亩的红芽姜。
通过走访,农资头条发现各姜区都存在重茬问题严重、土传病害难以控制的情况,莱州、平度姜区的种姜熟手都有去外地租种生茬地种姜的想法及动作,诸城、沂南、莒县、乳山、唐山等地成了下一站的种姜热土。
烟台宏心为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寿强认为种姜有三大优势:生姜产量基数大,不需要考虑倒春寒和冰雹的影响,货架期和储存期长,漫长的周期让农户自主销售的选择权更大。
综合来看,当前储存、销售都是不成问题,但在种植管理上的水平却是阶梯式的,产量水平则从0.5~1.8万斤/亩不等,不同地区对于病虫害控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等的投入差异非常大。根据本次农资头条在山东调研掌握到的资料,昌邑种植水平和投入水平算是山东最高的,其次是莱州,平度>龙口>诸城>莱芜>沂水。据心连心集团高端肥料沂水代理王杰分析,在种植管理技术最传统的沂水,本地姜农虽会根据行情来增加投入,但对于新方式、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如排水设施、控释肥、药肥等,种植规模很难扩大。
显然,对于小农户来说,提高单产,科学投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就会陷入无新地可换的深渊。增加栽培管理水平非常紧迫,好在拱棚、高架遮阳网的尝鲜已经让莱芜的姜农看到了效益,预计明年高架网会进一步普及。
其实,不止是小农户,种姜大户也存在无法为姜地续命的难题。因生姜喜肥喜阴怕涝,根系弱,连年种植极易产生重茬难题,出现线虫、茎基腐、姜瘟等土传病害问题,虫害也更容易积累。对于规模化及投资种植者来说,种植3~5年后,在土传病害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会直接选择更换状况好的生茬地再种,毕竟种姜投入也是很高的,不能冒这个风险。
生姜种植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决定了投资者的赌徒心理,但对于姜地持续种植意识和管理跟不上,大大缩短了姜地的寿命。
2019年,农资头条团队曾深入潍坊姜区腹地,发现当地的土传病虫害问题也非常严峻,土壤酸化,种植规模开始萎缩。其中,昌乐因种植面积少,轮作及时,土壤情况算是比较好的。
以根结线元不等,以阿维菌素、噻唑磷为主,也有使用哈茨木霉、淡紫紫孢菌等生物制剂。控制的不好,就会直接上姜形成赖皮,影响姜的品质,每斤收购价直跌0.3~0.5元。更严重的则需要熏地,冬茬熏地成本2000元/亩,以氯化苦、棉隆等药剂为主,有的地方甚至会熏两次,分别在收获后和种植前,熏地成本直接翻番。
对于新姜区来说,没有政府的引导和科学的种植技术,自身难以有大的技术突破,更别提靠生姜种植发家致富了。依托专业技术老师或零售店的技术指导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是不错的选择。
不施未充分腐熟的土粪等畜禽粪便,以免加重土壤中的病虫害;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土壤的酸化程度,并补充土壤调理产品;施用充足的商品有机肥做底肥,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选用缓控释肥、药肥等产品,省时省力;在全生育期冲施甲壳素、腐植酸类水溶肥,改善土壤,保证根系生长,在姜田管理过程中,用肥的时间节点是非常重要,手拉手驿道总经销肖君业认为“三分靠肥七分靠管”;注意补充中微量元素产品,以免出现黄叶、黄头、姜块裂口等现象,影响姜苗生长吸收和姜的品质。
老姜区则应该把重点放在病虫害的控制和加强土壤的健康管理上,注重有机质的投入,甚至每亩地投入1吨微生物肥料,使用可持续的病虫害控制手段。
8月22日,农资头条将在潍坊举办2020中国生姜栽培管理技术峰会,生姜区的经销商、零售商、农户可到会议现场学习交流更全面的生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