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坡地的玉米已‘嫣须’,再过几天,就能大范围采收!”近日,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肖红摸着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对于8月底将在峰城镇。
宣汉地处大巴山南麓,132.72万亩耕地需养活132万人口,“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限制了农业生产大机械作业,但该县却先后7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粮食生产增速居达州市第一。
山地宣汉如何实现粮食丰产?秘诀,藏在距宣汉县城60公里外、平均海拔1100米的宣汉县峰城镇。
凝结了无数农技员的智慧和村民的汗水,玉米种植“良、早、垄、密、肥、防”的“峰城经验”成为宣汉屡次勇夺“达州产粮第一大县”桂冠的制胜武器。
今年7月11日,全省“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眉山举行。会议指出,建设好“天府粮仓”是四川服务国家大局的政治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务实之举。今年启动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通过高产示范带动全省粮食稳产增产,是如期完成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
把玉米产业作为传统农业的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的突破产业来抓,锚定“打造全省玉米第一县”的目标,宣汉的底气十足。
据肖红介绍,宣汉牢牢扭住科技增粮“牛鼻子”,近年一次次打破玉米增产记录。尤其是凭借峰城镇玉米种植技术的3次更新迭代并在全县推广运用,宣汉玉米将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更大力量。
宣汉开展玉米“悬奖”高产攻关,在峰城镇龙泉村开辟了一块高山玉米高产实验田,通过改进玉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在1996年,该村的1.3亩玉米高产田块实现平均亩产突破1010公斤,创造了西南地区首个玉米“吨粮田”。
进入21世纪,宣汉组织专家开展玉米高产技术再攻关,峰城镇尝试“耐密中晚熟品种+小苗移栽+间套种植”技术,在2008年实现玉米亩产1181.6公斤。选良种,早育早播,起地垄密集栽种,适当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专家们总结出“良、早、垄、密、肥、防”的高山玉米高产技术,被誉为“峰城经验”。
“采用优质品种、简化种植技术、绿色化栽培、机械化作业是宣汉玉米种植技术的第三次迭代,这也让峰城镇的高产玉米数据又一次被刷新!”肖红自豪地告诉记者,2023年该镇2.68亩高产玉米试验田平均亩产达1290.8公斤,实现从玉米高产到超高产的大跨越。
3次技术升级,3次刷新玉米亩产量,“峰城经验”在宣汉全县推广后,该县玉米单产由1995年的238公斤增长到2023年的530公斤。今年宣汉玉米种植面积达38.86万亩,预计产量可超20万吨。
最先将“峰城经验”应用到亩产田块的宣汉县黄石乡铜鼓村,今年将高产玉米科研成果落地“变现”了。
前几日,由省、市、县的专家组成的专业高产玉米攻关田(普通田块)测产团队,来到位于该村的玉米高产攻关田,通过测产得出该田块平均亩产达888.4公斤的结果,再创达州普通田块的玉米高产纪录。
为增加玉米产量,宣汉开展“千名农技员驻村蹲点”“万名科技示范户带头”行动,办玉米高新集成技术“田间学校”,玉米种植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农技员全过程服务,技术人员入户,种植技艺下田,“手把手”教村民用新技术栽种玉米。
不仅如此,宣汉还出台激励政策,开展“推进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县建千亩示范片、乡建百亩攻关方、村建重点示范点,形成“县乡村”三级示范带动,全县共建玉米高产示范片37个、示范点423个,通过加速农业科技新成果在生产上的转化应用,提升大面积生产科技水平。
“通过适期晚播、高密度栽植、分期施肥、化学控制、适时晚收等措施,探索打造全程机械化玉米高产攻关的吨粮田,助力宣汉玉米单产提高3公斤到5公斤。”在今年4月举行的四川丘陵山地玉米机械化播种现场观摩会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永红表示,峰城镇一直是玉米超高产攻关典型和玉米高产技术发源地,去年这里的玉米产量高达每亩1.2吨。
为以科技攻关持续推动玉米增产,宣汉投入200多万元改造峰城镇废弃的房屋,建设专家工作站。工作站于今年4月开建,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科研设备安装。峰城镇镇长向春林表示,预计8月底,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就可在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玉米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攻关以及田间气象监测、远程技术咨询服务,并就地转化最新研发技术成果。
“玉米属于粗粮,虽然可以增产不断,但原材料价格不高,制约了更好效益的取得。”如何“吃干榨净”玉米的价值,为村民增收,实现种田致富?宣汉农业部门和肖红等农技人员认为,应通过发展“三种”和“三养”模式,破解玉米种植业效益低下的瓶颈。
具体而言,“三种”即种好籽粒玉米、种好青贮玉米、种好鲜食玉米,“三养”即养好牛、养好猪、养好禽。通过“种养结合”,籽粒玉米卖钱、青贮玉米做饲料、鲜食玉米可食用,拓宽玉米经济附加值,玉米增产的同时,农民也能增收。
峰城镇野鸭村示范种植的100余亩鲜食玉米,目前已全面采收并上市销售。肖红说,这类玉米香糯可口,备受消费者喜爱,且售价不低于6元每斤,还能多季节、大面积种植,产量还很高。在宣汉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0.3万亩,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利用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宣汉的畜禽产品多卖往山城。宣汉以牛、猪、禽养殖为载体,建立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产业示范带,实现“以粮促畜、以畜(禽)带粮”的粮牧融合发展,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形成“玉米种植—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粪污加工—肥料还田”的循环产业链,既解决玉米的销路问题,又降低养殖的成本。
为此,宣汉打造了“产销一体化”的销售模式。种植基地组织收购农户玉米,对玉米就地就近初加工、分拣、包装,还与达州市内50余家大型商超签订直供直销协议,实现玉米由基地到超市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冲介绍,该县从资金、项目、人员、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每年拿出3000余万元资金,治理撂荒耕地,支持流转无人耕种土地、坡地、台地等地块,扶持农机专合社等农事服务主体成长,为玉米等主粮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种田有了钱和政策支持,就要解决‘谁来种地’等问题。”王冲说,宣汉积极开展“千名农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每个村保证至少有一名农技人员驻点指导。同时,该县加大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激励青年返乡创业,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推行耕、种、管、收全环节或单环节的托管服务,让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可被快速复制,并取得成效。
与此同时,宣汉还大范围推广示范“大豆+玉米”“玉米+食用菌”“油菜+鲜食玉米”等高效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推进玉米产业向多元化发展,达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的。预计到2025年,宣汉全县玉米单产将再提高10公斤以上,达到540公斤;到2030年,玉米单产提高20公斤以上,突破560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宣汉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为契机,在全县建立6个万亩高产示范带、15个千亩高产展示片,以及56个百亩高产攻关方。其中,涉及玉米的高产示范带、片和攻关方项目就有40个。王冲说:“我们的玉米种植产业用好这些资源,力争在全省粮油‘三大竞赛’和达州粮油作物单产竞赛中进入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