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左仁堂、李思嫄)初夏时节,行走在大悟县彭店乡的田野上,一条条黑色的地膜成为田间地头的主色调。
沿着黑色地膜打孔、插苗、覆土,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村种辣椒,户户种辣椒,在彭店乡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一个星期的时间,彭店乡17个行政村,辣椒种植面积近1000亩。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村民种植积极性之高,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带着这一疑问,深入田间地头寻求答案。
“看!这50亩辣椒苗长得多好!计划在村里培养几名辣椒种植技术员,专门来管理辣椒,壮大村集体经济‘盘子’。”望着一垄垄长势正旺的辣椒苗,张权喜上眉梢。
张权是长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他曾经遭遇了“想干事而无钱办事”的尴尬。
“村集体有钱好办事。我们已经和湖北悟生红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了订单。等这批辣椒丰收后,咱就不用愁村集体没钱了!”张权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没有产业一切都是空话。”枣岭村党支部书记沈学豪和大家一起分析研讨村情村况。枣岭村委包括村小组集体用地均于10年前以一次性租金形式签订了30至50年合同,村委成了“光杆司令”,产业发展也成了大难题。
村集体“无钱办事”,导致号召不灵、群众不理。穷家难当,是制约彭店发展的瓶颈,也是基层治理的老大难。
今年市委“三农”工作会上提出“五个一”工作要求,如何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彭店乡立足优势,探索从耕地里“挖金子”的路子,盘活农村低效能“冷资源”,以椒为媒,大展“红”图,开启的“热财富”产业。
如何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呢?在县委、县政府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对新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辣椒种植大户实施再奖补。太山、肖河、彭店、乳山等村均发展百亩以上辣椒基地,全乡预计辣椒种植面积近1000余亩,成为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样板间”。
5月22日,在余河村易迁点辣椒基地,村民们正抢抓时节开展辣椒种植。部分村民正在大棚里翻土、挖沟、栽植辣椒苗,现场一片忙碌。余河村大多劳动力选择出外务工,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典型的街道“空壳村”。
“为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委把破解‘空壳村’难题摆上议事日程,决定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50亩辣椒产业。”余河村党支部书记田磊峰说。
田磊峰介绍,由于村里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闲置土地较多。村集体将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辣椒产业。村集体将农户长期闲置的土地进行有偿流转,然后由村集体开发经营,这样既能促进农户增收,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
村民还可以以土地入股,到时可按50%分红,另外合作社分40%,村集体分10%。同时,村民把自家的承包地流转给合作社栽种辣椒后,还可返聘到产业基地打工。
易迁点村民李其安介绍,他将家里的撂荒地进行了土地流转,按照200元一亩,流转了3亩地。每年流转的这3亩地,村集体将支付给李其安600元的流转费。“除此之外,在辣椒基地务工也有务工费,最近我在基地种辣椒一天有100元的务工费。”李其安说。
“辣椒从种植、管护到采摘等都需要人力,基地离家比较近,我挣点钱补贴家用,另外来学点技术,以后自己种点辣椒挣点钱。”。
“现在种辣椒,利润高,见效快,而且一年也就忙几个月,我们村都是订单式生产,种出来的辣椒不愁没人要,而且价格有保障。辣椒成熟后,保底价格2到3元一斤,预计今年8月份成熟,每亩地产量约2000斤,平均一亩纯收益2000余元。”北河村党支部书记黄姣自信满满。
彭店乡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行“企业+村集体+种植户”模式,打破以往“分散”种植束缚,由村集体承包土地,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实现种植、管理、销售一体化,带领群众吃上了辣椒“致富饭”、走上了辣椒“致富路”。
“变化太大了!以前村里到处是垃圾,现在好了,环库公路铺沥青了,自来水接到家里,全村实现了5G网络信号全覆盖。做梦也没想到这里还变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我们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罗田村村民陈强如数家珍。
产业发展了,环境变美了,村民的幸福感自然就提升了。在彭店乡,像罗田村、肖河村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很多村在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同时,富裕了村民,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辣椒“辣”出幸福味。现如今,彭店乡越来越多的村集体“有钱办事”,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