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头条“姜”湖闯荡,没有谁是随随便便就能闯出一片天地的,只有稳稳获得高收入的姜农。在投入一定时,获得高产量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精品姜,收益才能最高。
因生姜的需求端,主要是批发市场,价格反应灵敏,只要供应量一大,价格立即回落,供应量紧缺,价格就会上涨。
姜周期是两个低点之间的时间,一般认为是4年左右。上一次姜市大萧条在2012~2013年,一般萧条期、衰退期低价持续时间越长,繁荣期的涨势就越猛。
据中姜网专家分析,当大姜产地价格低于1.00元/斤时,代表姜市进入衰退期,打压一部分姜农的种植积极性;当大姜产地价格进一步低于0.50元/斤时,姜市进入萧条期;若价格持续走低,彻底打压姜农种植积极性;萧条期之后就是回升期,价格上扬,突破1.00元/斤;接着是繁荣期,价格持续上涨直到顶点。顶点往往持续的时间不长,这跟货源集中度有关,大姜80%的货源集中在姜农手里。货源越集中,价格上涨越猛,同样价格跌得也越猛。
农资头条通过2020年种姜产地的走访也发现,在生姜种植中存在着这条利润平衡线元/斤左右,收购价高于1元是有收益的,低于1元则会赔钱。
自1993年到2020年,有4次明显的萧条期,3次繁荣期的大行情(价格在9~12元),2次小繁荣期(价格在4~6元),还有50%的年份是处于利润平衡线年算是一个大繁荣期。
但供求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市场规律,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总种植面积越小,供应量越小,繁荣期就越快到来,供等于求呢,震荡运行。
2015~2016年,病害及外部资金介入,2017~2019年天气灾害导致生姜产区相关作物收益低,产量与面积背离。据卓创资讯数据,2019年全国生姜面积稍减约400余万亩,产量约792万吨。农资头条最新调研发现,2020年主要生姜产区没有重大的气象灾害和大面积的病害蔓延,产量总体比较平稳。
通过以上示意图,我们发现,山东的种姜面积稳稳的超出了全国1/3,其次是云南、湖南、贵州、广东等,其实山东不仅在种植面积上遥遥领先,因山东代表品种面姜产量比较高,因种植管理水平和营养物质的投入水平不等,每亩产量普遍在6000~15000斤,高者甚至可以达到2~3万斤,在产量上以山东为代表的北方大姜远远碾压南方的小黄姜。
数据研究表明,北方的面姜价格自2020年3月起,振荡上行,精品洗姜于国庆节前后突破了10元大关,达到20年来的高点,并在高位振荡维持了一月左右。2020年生姜的高效益,当前姜价上涨势头,让农户普遍看好后市,使得北方姜农的种姜热情高涨。想要在今年大干一场的姜农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投资人入局。
不少姜农也还在观望中,据济南市瑞丰农科的苏庚新推测,2021年莱芜扩种不会太多,大约10~15%,增加的是新地,有少量是投资,还是以农户为主体的。
根据当前的泥姜和洗姜的市场交易价格,比2016~2018年的价格还要高,据了解,姜农非常看好明年的形势,在2020年的收姜季节纷纷提前预定姜种,2021年姜种的需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价格上涨。
网友@汶水姜农认为2021年的姜价将会是缓涨之势!2020年鲜姜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增加,产量也是较高的一年,但产区涝灾严重,姜田病害严重,使得姜的总产量较2019年增加有限。2021年疫情控制肯定会比2020年要好很多,预计国内生姜的消费量将增加!国际形势向好,与美国的贸易战将会因美国总统拜登上台而有所改善,大姜出口量将会增加。关税下降,也会增加出口量!因为价格已在较高位,不会像2020年那样暴涨,但也无大跌的可能!
姜农是生姜产业最重要的一环。尽管已经明确了生姜产业的规律,但所有姜农都赚钱,是绝不可能的,那如何才能避免被割呢?
“熏地”后的土传病害严重地块也应放弃种姜,实行轮作,否则遭遇极端天气,极有可能全军覆没,风险很大。如台风、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淹没姜地会对生姜产生灾难性的打击,处理不好直接影响产量,甚至绝收…...
显然,同一块姜地,在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产量越高收入就越高。同样的产量,精品姜比例越高,收益就越好。这帮助姜农提高竞争力,在萧条期减少损失,在繁荣期扩大收益。
生姜市场虽火爆,但农资头条温馨提示各位姜农朋友要理性种植,不要盲目扩种(尤其新产区和包地大户),可在保证原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应着手如何收获更高的品质的姜,才能在2021年收获季得到更高、更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