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笔者在武平县大禾镇邓坑村生姜种植基地看到,乡土专家曾安成正在为姜农们传授如何区分几代姜、如何加强姜田后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今年6月10日,龙岩市九峰山农业发展公司法人曾安成,由武平县大禾镇推荐,被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和福建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授予首届“优秀乡土专家”和“最美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曾安成是武平县岩前镇人,因长期在梅州经营生姜批零业务,故兼任广东省梅州市福建武平商会常务副会长。近几年业务又迅速拓展至广州,在“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租赁了2个大型经营档口,专门销售产自福建的台湾大肉生姜。
由于长期经营生姜销售,曾安成每年需来往于武平各乡镇及其他县市,推广生姜种植并扩展规模,来保证稳定的货源。但在生姜种植过程中,姜瘟预防是关键,连作是大忌,因此他在生姜栽培上总结了一套农民实用的操作技术。自2015年以来,他先后在武平县民主乡、永平镇建立生姜种植基地100余亩,将自创的生姜提前上市高产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姜农,建立了产销协作的生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他的示范操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生姜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他经营档口的销售量。
曾安成对生姜产销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2016年,他在武平县民主乡种姜时,因与合伙人在种植方法上意见相左,管理滞后,导致当年种姜亏损金额达48万余元。为此,其妻反对他继续种姜,叫他专心搞营销即可。第二年,他却瞒着妻子单独流转了50亩地,“偷偷地”种植起生姜来,最终因其注重技术并管理得当,当年便实现盈利。尽管深谙生姜产销结合的经营之道,但他明白唯有亲自种植示范,才能更有效地吸引当地人参与。在他的带动下,姜农们在日常的田间生产实践中,逐渐熟悉并掌握了生姜生产每一阶段的种植技术要领与环节。他还有意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生姜种植技术经验的专业户,从而使当地的生姜种植基地顺利建立并不断拓展,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
近三年来,曾安成又在武平县大禾镇龙坑、大禾、邓坑等村租地种植台湾生姜与云南小黄姜,并于2022年1月在大禾镇大禾村成立了武平县九峰山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寒潮来袭,他曾在夜间每隔2小时从床上爬起来探测一次土温。几年来经过他的示范种植与积极带动,当地已有52户姜农从事专业生产,种植面积达到450余亩。龙坑村的刘国滨在他手把手地指导下,严格按照生姜生产早种、早管、早收的管理要求,使仔姜亩产达到3000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值达到15000元。大禾村的蓝益锋在他的鼓励与技术指导下,已连续三年种植生姜,从最初的6亩增加到今年的20亩,种植能力已得到持续提高,亩产曾创下4600公斤的当地记录,充分印证了生姜种植是一个短平快的农业致富项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已有许多人跟随曾安成种姜致富。
曾安成不单在生姜种植方面带动并支持当地姜农,还担负起了大禾镇的生姜销售重任。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生姜产销问题突出,他利用自身20多年在闽、粤(特别是珠三角)等地蔬菜营销的人脉资源优势,帮助姜农顺销产品。同时他还积极开展省内优质商品姜调拨,并向湖南郴州、广西百色和江西赣州等商品姜产地调拨,以满足漳、泉姜厂的生姜腌制加工与出口。为解决种姜来源,保障当地生姜种植的良种供应,他每年向广西的百色高海拔台湾大肉姜种姜产地调拨180余吨,促进了当地生姜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良性循环。
2019年开始,曾安成已连续三年租赁武平县中山供销社6个冷藏式保鲜库,每年冷鲜仓储生姜1500余吨。多年的生姜经营经验使他能预判生姜市场的价格与走势。他大胆花租金进行冷鲜仓储的商业行为,不仅解决了许多姜农生姜产品卖难问题,同时也化解了许多生姜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系列矛盾,缓解了生姜产品生产地与销售区的紧张供求关系,为姜农分担了丰产带来的销售顾虑,成了当地姜农心目中的“财神爷”!他不仅在产地深受广大姜农朋友欢迎,同时在闽粤等地农产品销售终端市场上,也深受广大生姜零售商与顾客的喜爱。每当生姜上市季节,客商们都盯着曾安成的档口,销售旺季时,只要他的生姜运输车辆一到,就被客商们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