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是中药材2023年的关键词。天地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康美中药材价格总指数均在2023年8月前后创下历史新高,中药材正在经历“几十年一遇”的涨价潮。即使经过几个月的回落,目前中药材整体价格仍然居于历史高位。
中康云瓴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贾海彬在12月17日举行的中医药生态大会暨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24中药材市场行情预测发布会”上指出:“截至2021年底,368种年消费量30吨以上的中药材,有168种低于‘地板价’运行,占比高达45.6%。直到今天,仍然有约10%的品种价格在成本以下。”...
中药材行业以散户种植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种植端的生产产生影响。甘肃陇萃源信息平台董事长赵志强在上述发布会上指出,长期看收益,短期看价值,这是中药材行业不变的价值体系,如果一个品种的收益超出了它的价值,那么就会被更大范围地生产种植,从而影响到整个行情。
史无前例的行情之后,中药材价格是会持续走高,还是会一路向下再次进入低价期?这是每个中药材行业的从业者都在焦急等待的答案。
从天地中药材综合200指数走势来看,2020年后,中药材价格整体进入上升通道,到2023年左右更是出现了大幅增长,屡创新高,直至2023年8月到达峰值后才出现回落。
贾海彬指出,中药材价格出现普涨的首要原因是中药材消费的正向增长,这其中有疫情的原因,也有工业端中成药对原料的需求增长的原因。
中医药在过去3年的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防疫措施调整后,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金银花、连翘、防风、广藿香、板蓝根等防疫类中药材价格出现了明显增长。
从百度指数看,中药材的关注热度高峰分别出现在2020年2月17日、2022年12月12日和2023年7月10日,2023年关注冬病夏治的人群翻倍增长,甘遂、延胡索、白芥子、透骨草等品种销售量在线上或线下阶段性上涨。
“这说明中医中药已经成为民众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使用中医药方法健康养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贾海彬表示。
不过,薄弱的生产端却无法支撑增长的市场需求,导致供需失衡,从而引发价格普涨。这是本次涨价最主要的原因。
华东区域信息专家史美强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历来天气都深刻影响着中药材的生产。2022年贵州大旱,茯苓主产地几乎绝收。近3年连续的高温大旱,浅根系的品种如砂仁、佛手、草果、八角茴香、覆盆子、五味子也大幅减产。
中药材基地网的负责人封经纬此前则对时代财经指出,除了自然灾害以外,中药材涨价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原因。
“今年中药材涨价,主要是供需失衡。种植药材靠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会减产,风调雨顺增产不增收,药商上门收药砍价,制药企业收购的回款期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另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劳动力老化,用工成本逐年上涨,这些因素都大大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封经纬指出。
12月18日,天地中药材网综合200指数为3330.86,较今年峰值约3600点下降了约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增长了18.75%。康美中药网同样显示,中药材价格整体有所回落,但整体平稳。近一个月来,约有71.84%品种价格持平,上涨品种占7.57%,下跌品种占20.58%。
目前已经进入了秋冬季药材的播种期。对于种植户来说,药材的种植规划往往会根据现下的市场价格决定,缺乏前瞻性。缺乏科学的种植规划,又时常会引发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波动。对于中药材未来走势的市场预测,或将为种植端提供可参考的风向标。
贾海彬认为,通过大数据模拟得出的结果显示,近3年来,特别是2023年上半年,价格异常上涨提前释放了压力,导致短期内行情可能出现快速下跌。本轮下行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触底,如果明年春季疫情反复,反弹期有望提前;到2025年,随着盲目扩张的新货大规模上市、资本逃出等因素影响,市场行情将迎来新一波快速下行;但由于需求的长期增长与劳力成本上涨同时存在,未来3年,中药材行情会反复振荡,整体仍将在相对高位运行。
安国市冀博洋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男则在上述发布会上指出,未来中药材行情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品种价格可能会上涨,但有些会下跌。
“行情的变化主要是由行业供求关系决定的,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从宏观角度看,从2024年开始,中药材的生产可能会从供给不足,逐渐转变为供需平衡。一些生长周期短的品种,其生产可能会快速恢复,而多年生的品种恢复较慢,还有上涨空间。从需求端看,未来3-5年,甚至10年,中药材的需求可能会逐年增加,这是由人口结构改变、政策利好,以及中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等因素推动的。”李子男称。
中药材产业有其特殊性,一头连接着传统的农业种植,一头关系着健康需求。加强信息交流,提高产销信息透明度,制定科学的种植规划和管理,打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改善药材产供销链对接混乱的问题,从而稳定价格体系。
聚康中药材信息网总经理商会普表示:“中药材实施订单控制至关重要。药材每年的用量是可以预测的,我们可以在每个省份设立相关的产业协会,对医院、产地和品种进行调控。这样,农民能够得到合理的指导,避免盲目种植,从而确保良好的销售效果。其次,药厂应注重基地建设。通过种植优质的中药材,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效果。从种子选择、农药使用到化肥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优质的高质量药材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关键。”。
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云南省中药材种养殖协会会长苏豹则指出,中医药产业链中,工业企业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需求优势,基本占据主导权。工业企业对于战略品种、拳头品种、品牌品种,应当将产品质量和生命力延伸到资源端,通过自建基地、合作共建的方式强化对资源的掌控和质量保障,让资源成为工业企业的支撑,让资源成为品牌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