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街镇里吉村的村头寨尾,总能看见一位身形瘦小的“红马甲”,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这便是里吉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王丕珠。她将爱与关怀融入到驻村日常工作中,展现出女性驻村干部的“柔性力量”,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电瓶车姑妈”。
来到里吉村,王丕珠发现位于山区的19个村小组位置较为分散,电瓶车便成为王丕珠走访的首选。王丕珠深知,要想做好基层工作,首先要赢得村民的信任。她每天骑着车穿梭在村里各个角落,与村民拉家常,无论是土地流转、危房改造,还是代缴养老保险,都耐心向村民解释。
村民的大小事都牵动着她的心。春节后,她便到每家每户介绍务工岗位信息,让有劳动力的村民都有活干;了解到村里主要产业是种植生姜、烤烟和辣椒后,她便向农业部门咨询相关技术,普及给村民;她还在村委会创新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点吸引菜商收购,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
谈及王丕珠的驻村工作,村委会的同事总是用细心、耐心和温暖这样的词语来评价。刚驻村不久,有两名村民因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驻村工作队便派王丕珠前去调解。她与村民建立起的信任,让村民愿意冷静下来,听听这位平日里真诚和蔼的驻村队员怎么说。
“大家在一个村里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王丕珠仔细听取双方意见,厘清事情原委,通过讲道理成功让双方停止争执,将矛盾化解。
2023年8月的一天,一位老人来到里吉村委会,请求工作人员为自己的孙女开具一张证明。老人未成年的孙女被诱骗到了外地打工,学校报警后才被找回来,现在需要向外地的检察院补交女孩的身份证明。
为人父母的直觉让王丕珠觉得这个家庭需要更多的关心,于是在办理证明后立即上门走访。她了解到,原来老人儿子去世后,儿媳也回了贵州老家,女孩从此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去学校。
面对王丕珠的劝说和开导,女孩始终低头玩手机。王丕珠看着眼前内向自卑的女孩说道:“孩子,把我当成你的姑妈吧。”这句话打开了女孩的心扉,终于抬起头来告诉王丕珠自己的心路历程。女孩并非不愿上学,而是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家庭条件不好,在学校里受了很多委屈。自己也想为爷爷奶奶分担生活压力,有了去外地打工的念头,没想到了。
聆听完女孩倾述后,王丕珠搂住女孩,下决心帮助女孩走出困境。开学后,王丕珠每个月拿出300元生活费资助女孩,直到她初中毕业。在她的鼓励下,孩子逐渐走出困境,学习也有了起色,有了自己的目标大学。
村民把王丕珠的付出看在眼里,“电瓶车姑妈”的称呼在村子里传开。王丕珠路上骑车时,小朋友们都会摇摇手叫“姑妈”,其他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也从“那个新来的女干部”变成了更为亲昵的“王姐”和“珠姐”。
入户走访时,她发现村中有一些独居在家、行动不便的老人,于是决定定期看望这些老人,陪老人聊天,给老人带来生活用品。
“王姐你好,我是里吉大寨的村民,今年回家听说了你为村里人做的事情,特别给你打个电话说声谢谢!”春节的前一天,王丕珠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听着村民真挚感谢的话语,王丕珠心里热流涌动。
为村里的小学生上性教育课、教妇女制作手工艺品、为老人添置过冬的新衣……王丕珠分享了她接下来一年里的驻村工作计划,“我想把自己擅长的东西都留在村里,用心用情完成驻村工作。”(参与采写: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