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玉米芯种蘑菇的网红达人王静、扎根苗绣产业的企业带头人龙宇,他们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一起走近这两名返乡创业的90后年轻人。
这位34岁的苗族姑娘王静,是与贵州省施秉县相邻的黄平县人。2014年,王静嫁到了施秉县杨柳塘镇,当时的她也许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闻名乡里的创业者。我们见到王静时,她正赶着去附近的农户家指导种植蘑菇,而在路上,她还要忙着处理各路外地打来的电话。
王静在短视频平台的账号经常分享种植蘑菇、茯苓、天麻等经济作物的视频,目前已经拥有270多万粉丝,王静也因此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三农”网红达人。
在王静的视频账号里,最受欢迎的就是她推广的用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技术。因为在农村地区,类似玉米芯这样的秸秆数量众多,也很容易获取。这种投资少、成本低的种植方式,不仅吸引了全国多地的粉丝,也吸引了不少施秉县本地的农户。我们采访的这天,杨柳塘镇屯上村的杨通碧大姐正盼着王静来家里,帮忙看看种的蘑菇出了什么问题。
在王静看来,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熏腊肉的油烟和空气不流通导致,她随即叮嘱了杨大姐一些改进的方法。
对于像杨大姐这样有兴趣种植蘑菇的农户,王静先是免费赠送菌种并提供技术指导,让大家试验种植。等种出一定成效后,她就会从中挑选有意愿的农户展开合作。
王静还向杨大姐谈到,未来收购的蘑菇,她会通过互联网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但这也就要求收购的蘑菇要有一定的验收标准。
现在,王静每天都会穿梭在各个村寨给农户上门指导。对于一些新手农户,如何用石灰水泡玉米芯、如何铺玉米芯、如何撒菌种,她都要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
吴昌成也是屯上村的村民,家里有五个孩子,其中最大的上小学六年级,最小的四岁。目前,妻子和两位老人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吴昌成大部分时间都会去浙江的服装厂打工,支撑一家老小的生活。他告诉我们,之所以会利用回家的空档种一点蘑菇,是在为将来做打算。
虽然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但像吴昌成这样为返乡做打算的也不在少数。因此,王静所推广的这种低成本种植蘑菇的方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不少人愿意尝试。
如今,王静主要通过线上售卖或线下赠送菌种,并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的方式,在省内外广泛寻找种植大户来种植,最终再将收购来的菌菇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销售。而这样一套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对于王静来说,也是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才逐渐摸索出来的。
王静早年间在深圳的一家外企工作,2013年,公司给了她一个去日本进修的机会,但考虑到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家人,她最终放弃了出国的机会,也放弃了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2014年,王静结婚并来到了丈夫的老家施秉县杨柳塘镇。在之后的两年,她在当地的一家菌种公司上班,也就是在那里,她学会了玉米芯种植蘑菇的技术。
王静:这两年期间我就学到这项种植技术。而且在2015年和2016年期间,我们也参加了我们当地的各种培训,就是一些电商培训,觉得这个电商很有发展的空间,那我说要以做电商为主。
因为施秉县工信部门举办的一次电商培训,王静萌发了做电商的想法。2017年,王静从菌种公司辞职,开始自主创业。她和丈夫一起成立了一家电商公司,自种或收购当地的各种农产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
王静:发现魔芋也很好卖,我们想自己种,然后我们就留了很多种子。第一年我们不知道这个保存技术,然后在留种的过程中下了一场大雪,把我们的种全部冻坏了,损失了几千斤。还有就是魔芋其实它要求是很高的,它喜阴喜肥,它本身就在屋前屋后才能出来的,你把它移到田地里面,改变它的环境了,它就要出问题。所以我们种了十亩的魔芋就全部病害、亏损了。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种植户种植茯苓挣钱,我们就贷款去种茯苓。种了茯苓之后也遇到各种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农忙季节,什么时候是避开农忙季节,不知道。然后我们去种的时候就刚好凑在了农忙季节,八十块钱一天他不来给你做,那我们就很着急,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不种,我们的种子就要老下去,那我们就提高工钱,也导致了我们这个茯苓基地最后是不盈利的。我贷款去种魔芋,魔芋失败了,贷款去种茯苓,茯苓失败了,我就在想应该要怎么去做,再加上在那个时候我的负债又越来越大。
由于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欠缺,几次的失败让王静的信心倍受打击。王静也感到,如果不大范围地拓展销售渠道,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还上欠款。
因为很多网友都想尝试用玉米芯种植蘑菇,王静便开始通过直播带货销售菌种。销量越来越大,菌种都需要低温储存,王静在杨柳塘镇政府的协助下,租用了一间冷库。
自媒体平台的火爆,不仅为王静带来了利润,也引来了县里的关注。2021年,共青团施秉县委员会向省里争取了贵州省青年发展示范项目,将四万元的项目资金投给了王静。
共青团施秉县委员会书记 王彤:需要年轻人来带头,特别是电商方面。因为电商的话作为乡村,特别是我们贵州的乡村,很多的老百姓、青年都没有接触过,希望她来带动更多的乡村青年发展致富。
从2018年起,王静还被施秉县的科技部门聘为县级科技特派员,为县里的群众以及一些企业或合作社,义务提供科学技术服务。而像她这样的科技特派员,目前全县共有16名。
目前,王静所创办的电商公司已经不仅局限于种蘑菇了,而是通过“公司+电商+合作社+农户”相结合的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带动群众、网友利用玉米芯、农作物秸秆、林地等,种植蘑菇、茯苓、天麻等经济作物。在这期间,王静提供免费的技术服务并负责收购,再通过网络平台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稳定的产业链。
在我们采访期间,正好赶上王静和屯上村的一家合作社去年种下的天麻收成的时候。合作社负责人刘兰告诉我们,天麻种植一是需要高海拔,二是需要在栽前培养好菌床,村里山上平时被农户当柴火使用的青杠树,刚好可以用来培养天麻种植所需要的蜜环菌。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在现场帮忙采收的村民,每天可以拿到80元的收入。而对于像刘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只需要半年留在家里种植,另外半年还可以出去打工。村支书吴清华说,目前村里共有五家合作社,只有刘兰的这家合作社专门种植天麻。
王静说,这个种植大棚原先其实是一个养牛的牛棚,我们在现场也见到了大棚的主人吴昌林,他现在也是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
对于王静来说,虽然陆续得到了来自县、镇、村各级和普通农户的支持,但创业的过程始终不是一帆风顺,在现阶段,她也会有新的难点。
王静:也有很多瓶颈,现在订单量、销量也在持续下滑。后面我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开始做了一些规模化的,在大棚里面种了几个大棚的黑皮鸡枞,然后就吸引了一部分一来就买个几千包的。所以我慢慢地,可能要从电商零售向电商批发的这种形式去做。
施秉县的工信部门也提出,希望王静的公司能够朝着更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在施秉县,像王静这样能够返乡创业,并且从事农业这样的传统产业的年轻人其实少之又少。施秉县本身没有高校,工业也不发达,对于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不足。因此能够在这里创业的年轻人,就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激励与支持。
现在,王静正带领团队朝着成为龙头企业而努力,而在施秉县,还有一些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是龙头企业的带头人了。
我们第一次见到龙宇的时候,他正在公司的苗绣工坊里查看工作进度。这家公司是集苗绣生产、销售、研发、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为一体的企业,创办人是龙宇的妈妈龙禄颖,32岁的龙宇目前是这家公司的运营总监。
龙宇说,如果这个苗绣工坊叫做“看得见的生产线”,那么还有更多“看不见的生产线”,其实是分布在苗家的村村寨寨里。而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带到那些“看不见的生产线”去。
第二天一大早,龙宇就和公司资深绣娘潘秀兰一起,先赶往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一家集市上采购。龙宇告诉我们,这附近村寨里的妇女几乎人人都会刺绣,她们有的是自己绣自己穿,有的手艺好的还可以通过帮别人绣挣钱。因此在这样的传统集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苗家的妇女,也遍布着各种苗绣的原材料。
因为得知村里的生产还缺一些线,龙宇采购了几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准备带去村里。离集市不远就是施秉县苗族聚居的乡镇之一马号镇,公司的其中一个生产线就设在马号镇六合村的工坊里。
龙宇说,这一批订单主要是在成衣上进行加工刺绣,是半个月前交到绣娘们手中的。而为了实现标准化生产,龙宇和公司人员每隔半个月左右就要来一次村寨的生产线,他们会根据不同订单的需求,对绣娘进行“订单式培训”。每次培训时,龙宇和资深的绣娘老师都会根据大家绣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改进。
我们在现场跟几位绣娘了解到,因为绣的快慢程度不一,她们每个月基本可以拿到一千多到两千元不等的收入。虽然钱数不多,但对于她们的生活来说还是很重要。今年31岁的张春飞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丈夫在浙江打工,家里目前只剩下她和婆婆照顾孩子。
这位祝选线岁,儿女都在外地打工,丈夫下肢残疾,现在以织渔网为生。祝大姐家曾经是贫困户,因此这一两千元对家里来说,能负担不少的开销。
桂泽文是六合村的驻村,他告诉我们,村里与龙宇的公司合作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也逐渐感受到村庄发生的变化。
目前,公司在施秉县的8个苗族村寨都设有这样的生产线。而能够形成这样的模式,龙宇说,这主要归功于他的母亲龙禄颖。龙禄颖是施秉县双井镇土生土长的苗家绣娘,也是贵州省级非遗苗绣传承人。早年间,龙禄颖一直在广东打工,但在2000年,她在和现在的龙宇差不多的年纪,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凭着对苗绣的一腔热爱,龙禄颖在2006年创立了这家苗绣企业。而当时的龙宇一直和父亲一起在深圳生活,后来他考进了北京理工大学学习财务专业,毕业后又去了珠海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龙禄颖说,她从来没有想过儿子有一天会回来。
龙禄颖:我公司不是请了好多年轻人,他们为什么待不住?比方说他们说这个小地方不是我们年轻人向往的地方,我们要跑到大城市去,比方说要吃个高级的雪糕吃不到,看场电影看不到,后来留不住这些年轻人。
2016年,龙宇正式回到家乡和母亲一起创业,当时公司一年的产值还不到500万。但在这之后的两年,龙宇和母亲迅速抓住了机会,把企业做大做强。
现在,龙宇和母亲分工,母亲主攻技艺和生产,龙宇主攻对外运营和市场营销。而正当企业朝着更具规模的方向发展时,2020年开始的疫情,使得公司的销售额出现大幅滑落。这时,龙宇和母亲做出了一个对企业至关重要的决定。
龙宇:我们机绣生产线年的时候正式引进,那一年,因为以前我们的手绣产品很大的量是做一些小工艺品、旅游商品等等,疫情一来旅游业基本就没有了,那个时候我们整体的销售额、整体的订单也下滑得非常大。应该来说,如果没有我们转型升级这条生产线,应该我们这个苗绣工坊它就已经不存在了。因为疫情三年时间,如果没有我们投入新的技术,包括有更多的产品体系,不一样的这种竞争市场的份额进来的话,它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同时我当时是考察了市场,最终我选择的起步的品类是做装饰挂画。
由于机绣产品的生产周期短,价格也比手绣产品低很多,因此这样的产品为公司拓展了新的市场,大大缓解了企业的压力。龙宇向我们谈到,这几年,施秉县的相关部门给予了企业房租减免、税收减负和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其中工信部门通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苗绣生产线年,公司的订单量突破了2260万,其中手工订单1160多万,机绣订单1100多万,这也是公司成立以来销售额最高的一年。同年,在施秉县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公司成功申报了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专项资金120万元;并创建了省级孵化器平台,可获得专项资金100万元。
我们在六合村见到了一家这样的小微企业,绣娘们说,她们现在在村里统一由一家公司管理,公司会帮她们接洽订单,也会组织各种培训。这家公司是由三个从小在村里一起长大的女孩共同创立的,25岁的潘施妹就是其中的一位。和龙宇一样,她们也都在外地读了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
潘施妹:我们那时候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刺绣了,整天就会去找这些活来赚钱,因为家里面又不给你钱,家里面穷。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个刺绣,然后从小也开始因为刺绣赚钱了,然后觉得长大了应该也可以因为刺绣赚更多,然后也因为年轻,就想闯一下。
怀着这样的想法,三个女孩在2022年5月12日成立了这家公司。目前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订单项目中提取的15%左右的管理费。而在公司成立和发展过程中,村委、政府部门以及龙宇的公司也都给予了帮助。
桂泽文表示,目前村上已经将苗绣作为今后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要想做大做强,仅靠村庄本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桂泽文:还是帮我们拓展一下这个市场,可能需要整合一下整个刺绣市场,打出我们比如说施秉的品牌,或者我们黔东南的品牌,迈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有这种可能的话,我觉得是很好。
龙宇:要让非遗回归当下生活,这个就是我们希望在做的事情,要让这些传统的工艺、我们的民族文化要和我们现代生活进行更大的链接。我们也在致力于如何把这些传统工艺和这些生活当中用到的衣食住行的产品,给它进行结合。
龙宇:比如说像这款产品,这个就是“数纱绣”的工艺,我们就把它进行改良,把它缝成我们现代人比较常见的领带的形式,这种形式也是一种旧酒装新瓶的这种方式。像这些产品,因为这一两年我们的村超、村BA迅速出圈了以后,我们也是在想如何能够利用好这一波流量,把这些传统的民族纹样和我们的足球元素进行结合。像这种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是给到了我们非常大的一个,开阔了一个市场。
记者:你作为一个年轻人回到一个传统的行业,你觉得你能给这个行业,包括你这个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东西?
龙宇:更好地能够做我们科技创新,能够做我们年轻人市场,包括我们更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更擅长的。我们年轻人其实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家的创新的这些想法。保持对我们新鲜事物的热情、活力,这些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我能够带给这个传统行业,最大的一个变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