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秋分时,江海大地“丰”景正好。近年来,江苏南通立足本“土”资源,挖掘“特”色产品,打通“产”业链条,做足做好“土特产”大文章,持续将乡村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有力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的香芋采用的是机械化起垄人工种植覆膜技术,平均每亩产量超2500斤……”走进海安雅周镇香芋基地,一排排绿油油的“雨伞”随风摇摆,这里的50多亩特色香芋丰收在望。今年是赵宝洪种植香芋的第五个年头,去年开始,省农科院将他的农场作为试点,推广一系列高产种植技术,香芋产量不断攀升。
得益于当地高沙土的特殊土质,雅周香芋素有“开锅十里香”的美誉,不过,受长期自留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品质逐年下降。为此,当地与省农科院共同组建香芋产业研究院,对良种引选、优质高效生产、适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关键技术进行协同创新,开启了“雅周香芋”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新篇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东长沙镇滨海村滩涂资源丰富,是文蛤的天然繁育场。这两年,村里采用“公司+合作社+渔民”的经营模式,一方面,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开拓市场,跟多家平台合作,将文蛤进行外销,“蓝色粮仓”逐年丰盈。去年,全村销售文蛤2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为了做足“土特产”文章,各地还进一步打开视野,推动由“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转变。最近,海安白甸镇周垛村开始热闹起来,“乘船采菱角”吸引了不少游客。这两年,周垛村充分利用里下河特有的生态湿地和水乡民俗文化,挖掘开发观光摄影、垂钓休闲、农耕体验等项目,建成9个农业休闲观光园,去年共接待游客超14万人次,打造出富有周垛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
从一方水土中找寻乡土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聚力建成产业、形成集群。目前,南通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17个、全省第三。下一步,南通将进一步放大“土特产”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通字号”农产品品牌矩阵,做大做强县域25个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等核心指标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