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新平腌菜美食非遗文化节,在新平蓝花楹大道上铺开,腌菜炒肉、腌菜煮鱼、腌菜牛肉、腌菜扣肉、腌菜炒菌、豆米酸汤、甜菜酸汤等利用新平腌菜制作的特色美食摆上篾桌,身着彝族服饰的青年男女弹起四弦,端起酒杯,唱起欢乐的祝酒歌,喜迎八方宾朋,让游客感受舌尖上的腌菜宴,视觉上的特色宴,还有忘不掉的思乡情,清如水的朋友情。
新平各族人民与腌菜有着不解之缘。从古至今,在热坝地区生活的傣家儿女就有“酸摆夷”的说法,他们十分喜欢食用各种腌制品,如腌酸肉、腌酸鱼、腌酸菜等。在冷凉山区生活的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也十分喜欢食用青菜、韭菜根、萝卜等制作的腌制品。新平腌菜早已融入到各民族兄弟姐妹的日常生活中。
在新平,人们探亲访友或岀门旅游,都要随身带上新平腌菜作为见面礼送给亲朋好友,表达家乡人民的一片心意。当人们外出旅游的时候,尽管可以吃到平时没有机会吃到的天南海北的美食,但缺少了新平腌菜,人们还是觉得少了什么似的,因此,在外出旅行的时候,都要随身携带几瓶新平腌菜,作为吃饭时的佐餐。只有吃到新平腌菜,吃到家乡的味道,才算美满地吃饱了一餐饭。新平腌菜就像男人的嗜好品香烟、女人的化妆品口红一样,在新平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平腌菜品种丰富多样,由人工种植的蔬菜腌菜,扩大到野生蔬菜、野生菌腌菜,包括腌青菜、蒜头、酱豆、豆腐、蕨菜、树头菜、刺五加、香椿、干巴菌、木耳、泡木姜子等多个腌菜品种。新平腌菜,不但点缀着新平人民的物质生活,还丰富着精神生活。
新平青菜腌菜一般选用冬季采收的本地老品种宽格青菜,韭菜腌菜选用九月剪过韭菜花后的老韭菜,芥辣腌菜选用三四月间刚长出的幼苗或嫩苔,弯根腌菜选用沼泽旁生长的水芋次生根,竹笋腌菜选用夏秋季萌发的新鲜嫩笋等。
新平腌菜采用的是传统的工艺技法,如青菜腌菜腌制的工艺流程是:将青菜剥开分叶,清洗干净,晾晒至半干,揉搓,弃除枯叶,再次清洗控水,切断,加入食盐、辣椒、花椒、八角、红糖和白酒后轻揉,然后装入土陶罐。装之前,将土陶罐用清水洗净后晾干,倒入适量白酒轻轻摇晃消毒,然后把拌好的腌菜放入土陶罐中,罐口盛满清水,储藏于阴凉的房间,一罐新平传统青菜腌菜就腌制完成了。一年后可开罐食用。其余品种的腌制方法和青菜腌菜的腌制方法大同小异。
新平腌菜分新平老腌菜和新平发水腌菜两类。老腌菜腌制后至少一年时间才能开罐,开罐后老腌菜的色泽呈橘黄色,味道醇香,韵味悠长;发水腌菜腌制一星期后即可食用,腌菜鲜、香、嫩、脆,具有开胃、爽口等独特风味。
新平腌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独特的民族风味,盛名远扬,世代相传,从家庭餐桌走向市场,从家庭式作坊生产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生产,广东、昆明、玉溪等地早已有人开店专卖新平腌菜,新平的商贸城更是开辟了新平腌菜专柜专卖,规范化的销售场景,彰显出新平腌菜的文化特色。前来新平游玩的客人,都会买一些新平腌菜带回家,作为见面礼送给亲戚朋友品尝。
现在,新平腌菜规模化的生产厂家有30多家,新平腌菜的制作工艺也被认定为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些龙头企业的产品还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绿色食品(竹笋腌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为传承和开发新平腌菜走出云南、走向全国作出不懈的努力,对推动新平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