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在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的宏伟战略中,桂林近几年倾心倾力,让广袤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了,农村美了,农民富了,乡风文明了……变化的背后,与一群人的坚毅奋斗息息相关。他们有的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的是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00后”……每个人不同的阅历,夹杂着不同的情感,有着千差万别的故事,但脚踏实地的努力,全身心投入的付出,都凝聚着共同的初心:扎根乡土干事业!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策划报道《乡村奋斗者》,通过聚焦奋斗在乡村的各种典型人物,探寻桂林乡村振兴中的温暖故事,彰显桂林乡村巨变的内核力量。
从年幼时跟着种芋能手的父亲种芋,到22岁毅然放弃外面的工作回乡当芋农,守护家乡的“金字招牌”荔浦芋是她心中的一个小梦想,也是一个大理想。从埋下小梦想,到实现大理想,她持续奋斗了21年。当初那个追梦女孩,已在躬耕沃野、挥洒青春汗水的奋斗中,把理想变成了现实,并“芋”出新农人的独特芬芳。
荔浦芋,被誉为“芋中之王”。荔浦种植荔浦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荔浦芋头就是宫廷贡品。2022年,荔浦芋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时下,位于荔浦市修仁镇四育村的荔浦桂蓝香芋绿色生产基地内,芋叶亭亭。芋田里,农户们扛着锄头、铁锹等,正忙着采挖荔浦芋。
“你看,这个芋头个头匀称,呈纺锤形,是典型的荔浦芋。”韦兰芬拿起一个刚挖出的芋头,眼里闪着自豪和满足。
韦兰芬是荔浦市新坪镇人,在家中排行老三。童年时期,她和姐妹们几乎是在芋田里长大的。也就是在那时,韦兰芬从当地种芋能手父亲的讲述中得知:荔浦芋是荔浦的特色农产品,闻名全国。而父亲不经意间的一句“把荔浦芋种好,是荔浦人该做的事”,更是深深地烙印在她心里。
20岁那年,大专毕业的韦兰芬敢闯敢干,甚至已有了结合专业所学开一所幼儿园的打算。不过,因对荔浦芋产业发展的关注,她改变了人生规划。早些年,因砂糖桔产业迅速发展,荔浦芋的种植面积一度缩水,且种植技术依然很传统。这些,让韦兰芬心里着急又难过。“荔浦芋的牌子,可不能搞砸了”,父亲这句忧心的话,唤起了她深藏心底的那个梦:种荔浦芋,种好荔浦芋。
那一年,韦兰芬和父亲忙碌在芋头地里。只不过,她的角色从帮手变成了主角。从怎么选种、下种,到如何施肥、铺膜、除虫等,再到稳产、提质,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每年6—9月,是一年中的酷暑时节,也是荔浦芋管护的关键时期。她每天劳作在田里,脸黑了,手长茧了,有时候忙得吃饭也顾不上。
1.5万元,那是2亩芋头田和一年劳作换来的全部收获。这样的收益,在当时荔浦芋亩产值基本在三四千元的荔浦本地,是非常了不起的好收成。
究竟怎样才能种出优质的荔浦芋?经过几年探索和实践,韦兰芬找到了答案:要用科学的方式,改变传统的“靠天种芋”的种植方法。
那么,如何才能算是科学种植?传统的种植方法,难道全是糟粕?为了求解,韦兰芬和父亲探讨,看书学,并找当地管护经验丰富的荔浦芋种植户请教。同时,她报名参加各种种植培训班。
韦兰芬不是一味蛮干的人。在学习之余,她还进行着自己的“独家”探索方式——开展田间对比试验。每一年,她都会不断调整种植方案、病虫害管理方法等,并一一记录下来。之后,再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分析,最后汇总成新的种植、管护方案。
采访当日,有从贺州市专门赶来的荔浦芋种植户到基地参观、考察。当看到一个个个头均匀、单个重量均在3—5斤的芋头时,参观者们均赞不绝口。
“您想要多大个头的荔浦芋,我们都可以通过种植方案的调整去‘定制’。”韦兰芬的话一出,在场的参观者们更好奇了。她说,如果想要单个重量在2—2.5斤的小个芋头,种植株距保持在25厘米最合适;而如果想要单个重量在3—5斤的大芋头,种植株距就得控制在30厘米及以上……也就是说,在亩产量差不多的情况下,株距决定了芋头个头的大小。
“这是由芋头中淀粉含量的高低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别。高品质的荔浦芋,口感不仅粉、香、糯,微甜,而且粉糯适中,品尝起来细腻润滑。普通芋头过粉,会卡喉,给品尝者带来不好的感受。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荔浦芋的糯性。”...
“荔浦芋的糯性是由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决定的,支链淀粉越高,芋头糯性越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支链淀粉在芋头中的含量。”韦兰芬介绍,经过多年的对比试验,她已找到了一个可以提高荔浦芋糯性的营养配方,并用这个科学的配方委托有资质的、生产技术好的工厂制成高端生物有机肥。“利用这一高端有机肥种出来的荔浦芋,糯性要比普通的荔浦芋更好。在管护期间,我们还杜绝使用有可能对土地造成二次污染的化学制剂,全程使用生态诱虫板、性信息引诱剂、高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这些,都是为了保留和强化我们荔浦芋的优良特性。”....
“怪不得您种的荔浦芋这么好,原来都是科学管护的功劳。”这一句称赞的话刚落音,芋头田里掌声一片。
科学管护,除了技术,更需要成本做支撑。但是,为了提高品质,韦兰芬舍得投入。在荔浦本地,普通芋农的投入成本,每亩不超过5000元。但是,韦兰芬定制的有机肥,每亩成本都已超1500元。此外,生物防治、人工除草等,使得每亩总投入超8000元。
品质好坏,市场说话。正是对科学管护和品质的追求,韦兰芬种植出的荔浦芋“闯”出了一片天地:刚采挖的湿芋头,收购价达10元/公斤;放置了十来天的干皮芋头,收购价达16元/公斤,售价高出同类产品2—6元/公斤,且供不应求。生态种植带来的高品质,提高了亩产值。2022年,韦兰芬种植荔浦芋50多亩,亩产值在1.5万—2万元,实现了众多普通种植户眼中可望而不可求的高亩产值。
21年的持续探索期间,韦兰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热心地向其他种植户分享自己的荔浦芋管护经验,帮助更多人把荔浦芋种好。“遇到种植难题,找韦兰芬”成为不少荔浦芋种植户共同的选择。
“我家的芋头去年种得好好的,今年却是外表看起来好、里面烂,这是怎么回事?”在基地忙碌的间隙,一个本地的荔浦芋种植户前来向韦兰芬“取经”。
“去年种得好,说明你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与去年的天气很匹配,但是天气是变化的,那些方法不一定适合今年的天气。”韦兰芬的一席话,让这位种植户吃惊的同时也有些不理解。
“想要稳产增收,大家必须根据每年的天气情况来调整种植方案和管理方法。高温时怎么施肥,低温时又如何管理等,都要区别对待。”....
在逐梦之路上,类似无私分享种植经验的热心事,还有很多很多。2022年,韦兰芬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这份荣誉,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这位新时代芋农给予的莫大荣光和肯定。
2023年10月23日,东昌镇圩日。热闹的人群中,一场荔浦芋王争霸赛正在火热进行。这场由韦兰芬组织、主持的民间荔浦芋王争霸赛,吸引了荔浦本地100多个芋农的参与。最终,韦兰芬自掏腰包,给分获一、二、三等奖的芋农进行金额300—1000元不等的奖励。
自己种芋,毫不吝啬地分享种植经验不说,还组织芋农举办芋王争霸赛。一些乡亲不明白:韦兰芬,你也是种芋头的,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吗?
记者从荔浦市人民政府了解到,目前,荔浦市是全国最大的荔浦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该市不断推动荔浦芋全产业链发展,“荔浦芋”品牌200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2017年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品牌价值为13.02亿元。今年,荔浦市的荔浦芋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产业链价值超过20亿元。
忙碌在青青芋田,韦兰芬眼里有光,手头有劲。21年来,她除了忙碌在自家芋田,就是奔波在众多芋农的芋田。截至目前,她已带领荔浦市东昌镇、修仁镇和青山镇等多地的村民规模种植荔浦芋上万亩,引领60多户村民通过科学种植生态荔浦芋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捧着一个大芋头,韦兰芬笑容灿烂。她坚信:名扬四海的荔浦芋香中,一定藏着一抹属于更多像她一样的新时代芋农的独特芬芳。